深爱风机独奏的乐章
--记电建集团2020-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缪伟
来源: 华东分公司 时间: 2022- 07- 13 字体:[ ]

寒来暑去,只为临摹出风电最美的妆容;不负韶华,只为俯瞰着黄海波涛汹涌壮观的模样,辽阔的滩涂上,一群相互搀扶着前行的风电“赶海人”游走在黄海之滨。

走进我们,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的风电场。“涨潮为海,退潮为滩”就是潮间带风电场最复杂环境,给风电场的工程建设和运维检修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机遇与挑战。

2014年,由电建集团在黄海之滨投资建成了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,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海上风电项目,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得了12项技术专利,填补了世界潮间带风电场的空白,为中国海上风电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来巨大贡献。一路走来,与大家经历过披星戴月、风雨兼程,有难忘的往事、有感动的泪花,挺直腰板、笑着面对,将根扎在海边,心系电场、敬业电场,我们信念从未动摇过。


我叫缪伟,中共党员,大学本科学历。走出家门的一刻,家人告诫我:在外要好好工作。从事风电运维15年,2014年4月加入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如东新能源有限公司,全程参与了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工作,现任风电场副厂长。

多年的努力,也去的了一些成绩。2020年,获得了中国风电产业50强“十佳先进工作者”的称号,获得公司第三届职工技能大赛风电检修组“岗位技术能手”荣誉称号,并多次获得公司“先进个人”称号。“兢兢业业,立足本职岗位、勇挑工作重担。”这些是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评语,其实在我心中,就只有一种想法:每天我要做得更好一点。

回想刚刚开始工作那会,进入工作,才知道自己不知不懂的太多,才知道实现“在外要好好工作”的目标难度,才有了刻苦钻研的坚持,才有了“学用结合、以学为先”想法和实践的韧劲,时常利用业余时间看书、查资料,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,在技能大赛平台上竞技,一步步促进个人成长。

那时候,检修班是我们小团队,如何一起快速成长,如何提高团体整体技能水平做好风电场建成后日常运维,特别是出保后日常运维,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心。制定检修人员的学习计划,每日工作结束后组织大家复盘当天检修内容,全面分析故障处理中遇到的问题,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,整个检修团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实践能力,保证了检修班能够在每日2-3小时的潮水窗口期内能完成检修任务。在日常工作中,每当风机出现疑难故障,我希望自己能与大家第一时间参与排查故障,并能解决问题、总结提高。

风电场采用的风机是2MW和2.5MW的机型。到当下,由于机型老旧和现场环境的特殊性,机组故障频繁。走出这个故障频繁的方法有多种,我们研究最可行的有技改和预防性维护两种,也在风电场开始运用。

我与同事们利用自身所学,对某些批量性的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,并提出对这些风机提出技改方案,其中进行了2MW机组PLC控制柜加装半导体、海装机组的箱变绕组加装温度传感器、西门子机组的变频器加装散热器等一系列的技改,技改后发现同类型的故障率明显降低,大大增加了机组的可利用率。

摈弃了老式的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”的方式,我们从过去的纠错性维护走向预防性维护。根据潮间带风电场的特殊性,制定了合理的运维模式,从预防的立场出发,对设备的异状进行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。通过分析机组运行数据,结合运维经验,增加日常巡检次数,加大常规维护力度,及时排查机组运行的隐患,极大地降低了机组非计划停机时间,保证了年度风机可利用率,保证了发电量,提高了电场的经济效益。

多少个日日夜夜、多少个春夏秋冬,我们始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、奉献着,用一言一行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,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平凡的工作中去。

时光很短暂,万家灯火时,是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天南地北相聚到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,是缘是情,也是职能和责任,让我们一起努力,用勤劳的双手和一腔对风电事业的热爱共同创造出我们美好的明天!


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

浏览次数: